推動高質量癌癥防治 助力健康中國行動 第十屆國家癌癥中心學術年會在太原召開
2023年3月24日-26日,第十屆國家癌癥中心學術年會在山西省太原市召開。大會由國家癌癥中心、山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北京腫瘤學會主辦,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山西醫院承辦。
今年年會的主題為“推動高質量癌癥防治 助力健康中國行動”,聚焦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特別是國家癌癥防治行動,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推動建立高質量中國特色癌癥防控體系,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何維出席大會開幕式并致辭,山西省人大副主任謝紅、副省長趙紅嚴、政協副主席李思進以及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相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國家癌癥中心、各省級癌癥中心、各地腫瘤醫院和山西省、太原市相關負責人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3000余人參加大會。國家癌癥中心主任赫捷院士致開幕歡迎辭。國家癌癥中心黨委書記張勇主持開幕式。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何維致辭
何維副委員長在致辭中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向默默奉獻在一線崗位的癌癥防治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他強調指出,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為新時代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隨著生態環境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癌癥已經成為影響人類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中,要進一步完善國家癌癥防治規劃,推動癌癥防治高質量發展,助力實現健康中國目標。希望國家癌癥中心繼續發揮引領作用,堅決扛起新時代賦予癌癥防控的新使命。

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趙紅嚴致辭
趙紅嚴副省長在致辭中指出,第十屆國家癌癥中心學術年會在山西舉辦,體現了對山西腫瘤防治事業的肯定。山西省將進一步完善癌癥防治體系,加強癌癥防治能力建設,充分發揮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山西醫院示范帶動作用,提升診療技術和診治能力,減少百姓跨區域就診,不斷將山西腫瘤防治事業推向新的高度,開啟山西衛生健康領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致辭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在致辭中強調,國家癌癥中心要發揮牽頭作用,大力推進國家腫瘤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完善國家、省、市、縣四級腫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帶動優質資源擴容整合和縱向流動,推動提升區域癌癥防治服務保障能力,解決區域間癌癥防治資源不平衡的結構性矛盾,整體提升我國癌癥防治水平。

山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張波致辭
山西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張波在致辭中談到,山西省堅持建高地、兜網底、提能力,大力支持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加快推進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持續深化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國家癌癥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作為全國腫瘤防治戰線的國家隊,始終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山西衛生健康事業,全省癌癥防治體系逐步完善。

國家癌癥中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赫捷致辭
國家癌癥中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赫捷表示,國家癌癥中心將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緊扣推動癌癥防治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踐行國家隊的使命擔當,為探索有中國特色的腫瘤防治高質量發展之路、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為世界癌癥防控貢獻中國智慧。

國家癌癥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黨委書記張勇主持開幕式
主任報告 : 中國癌癥防治高質量發展
國家癌癥中心主任赫捷院士代表國家癌癥中心作工作報告。報告圍繞“推動癌癥防治高質量發展”主題,全面總結了2022年我國癌癥防治工作取得的新進展,介紹了中國癌癥流行的最新趨勢,系統闡述了2023年全國腫瘤防控規劃布局和重點目標任務。
學術年會期間,將就新的機遇和挑戰下,如何推動中國癌癥防治事業高質量發展,開展廣泛深入的交流與研討。大會還將舉辦24個分會場專題研討,與會專家通過專題報告、主題研討等多種形式,從癌癥研究前沿進展、腫瘤登記與信息化、腫瘤三級預防、篩查與早診、診療質控、多學科診療、藥物研發與成果轉化等多個方面,發布最新研究成果,進行廣泛深入交流。
2022 年度全國癌癥防治先進表彰
大會表彰了2022年度全國癌癥防治先進單位,頒發腫瘤登記工作省級單位杰出貢獻獎、癌癥早診早治工作省級單位卓越貢獻獎、全國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優秀工作省份、腫瘤診療質量提升行動優秀工作單位等獎項。

腫瘤登記工作省級單位杰出貢獻獎

癌癥早診早治工作省級單位卓越貢獻獎

全國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優秀工作省份

腫瘤診療質量提升行動優秀工作單位
一年一度的國家癌癥中心學術年會是中國癌癥防治領域最高規格的學術大會。會議通過匯集全國及國際腫瘤防治領域權威機構及專家的力量,加強國內外癌癥防治合作,交流癌癥防治領域最新科技成果和政策信息,推動癌癥防治各相關學科進步,為預防和控制癌癥、增進人類健康福祉搭建平臺,做出貢獻。

本文來源:責任編輯:孫姍姍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如若轉載,請 戳這里 聯系我們!
本網站轉載信息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請讀者僅作參考,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郵箱:info@qbjrxs.com!